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汗流浹背地奔跑在工地的各個地方時,當彎腰用力一點點填筑樣品時,當埋頭苦思填寫資料表格時,當揮舞著手臂指揮一車一車的原料檢測時,突然有一瞬間,不經意的一抬頭,感覺自己現在所經歷的所看到的一切似乎曾經經歷過曾經看到過,細想起來,自己確實在以前的某個時間點有著同樣的經歷和感觸。
時間是一個循環,有時我們會對重新回到某個原點感到莫名的惶恐。惶恐是因為感覺原來我們總是在重復過去的自己,重復單調毫無新意的工作。時間在流逝,周圍的環境和人物也都在改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我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召喚了,還是重復的勞動讓我們失去了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敏感度?
我們害怕的是時代在進步,而自己在原地踏步;我們惶恐的是意志被磨滅,理想被遺忘。誰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誰還在孜孜追逐從未放棄?
繁重的工作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繁瑣的事務連打電話問候家人的空隙都很緊張,簡單重復的檢測一遍又一遍,自己有時感覺自己就像不停旋轉的螺絲釘,不敢停下,也不能停下。生計的壓力,選擇的困難,讓曾經的夢想隨風而散,至少今天的一日三餐真誠而踏實,今天的汗水酸澀而有成果。時間剪碎了浮夸幼稚的記憶,成熟、獲得才是今日的主題。但也有人會埋怨是重復的勞動讓我們失去了新鮮感,變得麻木不熱情。
創新出自重復,成就出自重復。重復不是消磨意志的原罪,重復不是慣性使然的故步自封。愛迪生不眠不休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造出第一個碳絲燈泡;貝聿銘用一百年的時間在建筑的路上一直追尋從未拐彎,才成為一代大師;鄒峰鉆研數控機床26年控制火箭點火安全機構精確度在0.001毫米級別,終成大國工匠……
他們的夢想是什么,有的我們知道,有的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至少知道的是他們一直沿著自己選擇的路執著前進,快樂分享,他們的一切成就和榮譽都離不開那條路上循環的重復和熱情的堅持。
我們的夢想是什么?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天資平平的普通人,即使年少的時候有夢想,現在看來也多是可笑而幼稚的。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立足社會,贏得尊重,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很多人把工作當作一件苦差事,而有一部分人把工作當作事業,更少一部分人把工作當作夢想。
把工作當作苦差事的人一直汲汲營營想獲得社會更高定位,可是一直失敗;把工作當作事業的人,反而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榮譽;而把工作當作夢想,將夢想建立在工作上的人成就更高,榮譽更顯耀,更被人們欽佩。
如果把試驗檢測當作一項苦差事,到處是做不完的樣品、測量,到處是受不盡的白眼和冷落,而且守著死工資,內心充滿對未來的迷茫,還未行動便已經停滯在路上,成就從何談起。但是如果把試驗檢測當作夢想起航的平臺,做不完的樣品和檢測就像一次次完善技術的機會,白眼和冷落則像人生騰飛之前的打磨和檢修,而這一切的磨難和歷練都是為了更好地迎接更大的勝利和更輝煌的舞臺。
誰的人生不是獨一處風景,且自從容,笑看風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