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1財經陳益刊
兩年間,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在中國呈現爆炸式增長。財政部PPP中心近日通過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以大數據分析揭露了PPP的一些秘密。
地方推出9283個PPP項目
一直以來,市場都在猜測地方政府到底推出了多少PPP項目。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31日,各省級財政部門上報PPP項目總計9283個。
如果從2014年8月重慶在全國推出第一批PPP項目算起,僅僅一年半的時間,中國的PPP項目就從0增至9283個,這一速度令人驚嘆。要知道,最早實行 PPP模式的英國近三十年推出的PPP項目也不超過千個。
財政部分管PPP工作的副部長史耀斌曾評論稱,從PPP推進的國際經驗看,中國用了兩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十幾年的道路。
假PPP項目高達2286個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各地上報的9283個PPP項目中,經過審核后,只有6997個項目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2286個PPP項目沒過審核,占所有PPP項目數量比例為24.6%。這些項目被業內稱作假PPP項目。
在PPP熱潮下,一些地方借假PPP項目融資也引起官方警惕。財政部去年6月發文要求地方政府嚴禁通過保底承諾、回購安排、明股實債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將項目包裝成PPP項目。
PPP項目已經有了不少紅線。比如,在PPP項目實施主體上,國有企業和融資平臺公司作為政府方簽署PPP項目合同是不合規范要求。未按國辦發42號文要求剝離政府性債務,并承諾不再承擔融資平臺職能的本地融資平臺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也不符合規范。
合規PPP項目總投資8.13萬億元
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的項目數量為6997個,總投資規模81322億元。
目前,財政部PPP中心還未統計這些項目落地情況,但披露了財政部PPP示范項目進展情況,借此我們可以一窺PPP項目落地概況。
《PPP操作指南(試行)》確定的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包括識別、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等五個階段, PPP進入采購及以后階段,被視作項目落地的重要標志。
2014年底和2015年9月,財政部分別推出第一批和第二批PPP示范項目,數量分別為30個和206個,總投資分別為1800億元和6589億元。之后,3個財政部第一批PPP示范項目因不合規被剔除示范名單。
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至今年1月,已進入執行階段的財政部示范項目66個,約占財政部示范項目總數的30%,處于采購階段的財政部示范項目38個,約占財政部示范項目總數的16%。
據此可以估算,落地的財政部PPP示范項目占PPP示范項目總量的46%,高于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PPP示范項目31.5%的簽約率。
貴州項目數量和投資需求全國最高
截至2016年1月31日,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6997個PPP項目納入項目庫。
按項目數量排序,貴州第一,推出1492個PPP項目。按投資需求排序,貴州仍排第一,PPP項目計劃總投資9162億元。
除了貴州,山東、四川、河南、新疆推出PPP項目數量也全國居前,云南、河南、江蘇、遼寧則在總投資需求上靠前。
從33個地區來看,東部沿海區域PPP項目少,但單個項目投資量大,而中西部一些欠發達地區推出PPP項目數量和總投資總額較大,不過單體項目投資額相對較小。
市政環保交通項目為主
財政部PPP中心將PPP項目化為19個行業,分別包括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片區開發、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政府基礎設施和其他。
在6997個PPP項目中,市政工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交通運輸領域PPP項目數量占比超過50%,交通運輸、市政工程項目投資需求總額占所有項目投資需求比例超過50%。
具體來看,1828個市政工程PPP項目總投資需求2.1萬億元,978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總投資需求5264億元,761個交通運輸項目總投資需求2.2萬億元。
使用者付費成主流
從PPP項目回報機制來看,在所有PPP項目中,使用者付費PPP項目數量和投資需求占比接近50%。使用者付費是PPP項目的主要應用領域,長期穩定的需求和資金流入是PPP可持續運作的基礎。
一般來說,PPP項目付費有三種情況,分別是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
具體來看,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在6697個PPP項目中,使用者付費項目3338個,投資需求3.4萬億元,分別占總項目數和總投資需求的47.7%和42.3%;政府付費項目2000個,投資需求1.8萬億元,分別占28.6%和21.9%;可行性缺口補助項目1659個,投資需求2.9萬億元,分別占23.7%和35.8%。
|